人为什么要买买买-《西方的妄想》读后(二)

接上一篇:人为什么要工作?《西方的妄想》读后(一)

第二部分关于休闲的讨论,老生常谈但却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消费主义批判上。资本主义从生产向消费的过渡,帮助资本主义安全度过了被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所颠覆的危机。亨利福特的那句话“高薪的工人是最好的客户“就是最好的(划掉讽刺)注解。

休闲(leisure)的本意指的是自由的时间,这是相对劳动这个概念而言的,因此也就是不劳动的时间。如果将劳动者的时间分为三部分:劳动时间、休闲时间和休息时间,对资本主义来说,休闲时间原本是敌人,因为资本主义天然追求提升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价值,但在1929年大萧条经济危机之后,休闲时间也沦为了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后资本主义重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休闲时间向消费时间的转变。”

这笔帐很好算,因为消费能够促使这个体系自动运转并自我膨胀。休闲时间就从原本的自由的时间变成了有利可图的时间。交通、旅游、影音、娱乐等等产业成了瞄准人们闲暇时间的新兴投资,于是,不再仅仅只是劳动时间是金钱,休闲时间也可以变成金钱,资本主义不再介意劳动和闲暇时间的此消彼长,事实上除了睡觉,所有的时间都是金钱。

难道人们真的意识不到消费对人的变相奴役么?作者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比起像在德国那样‘被施以棍刑,大众似乎更愿意’被施以痒刑‘。”

鸟儿飞入陷阱,鱼儿因贪恋饵虫而咬钩,但它们都不及那些尝到一点点甜头就自愿受奴役的人动作快。稍稍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就会如此迅速地自甘堕落,真是不可思议。 ——《自愿奴役论》

因为“痒刑”是被取悦、被讨好的过程,我们的各种需求:精神的肉体的,真的假的,直接的间接的,不断地被挖掘、被试探、被满足、甚至是被调教。虽然这个取悦讨好背后是裹挟着单一的价值衡量标准——能带来金钱的需求才值得被满足,以及价值排序标准——能带来的金钱越多就越要满足。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渐渐从主体沦为了客体也没关系,比起法西斯,这已经是最轻的“痛苦”了。所以,1929年之后,消费主义从美国蔓延至全球。

无所不在的娱乐,无孔不入的广告营销,无所不用其极的消费诱饵,贪得无厌的消费主义不止是渗透了人们对物质商品漫无目的的索求,也同样渗透到了公共舆论和人们的精神领域。不论是早期的成功学和励志鸡汤,还是自媒体时代的咪蒙和ayawawa,都是在说你想听的话给你听,目标直指消费。对这种自媒体的批判,自媒体上也已经够泛滥了,虽然从需求的结构和程度上来看,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内容的需求,远远没有对这些内容的需求来得旺盛强烈,但是,在消费主义之下,这两种需求,本质上其实没有差别。

当工作跟消费形成一个不断刺激和满足欲望的循环,在“自由幻觉”的影响下,人们并不会意识到人们开始互相绑架,被影响,被洗脑、被强制选择,反而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

总的来说,作者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娱乐至上和对消费对“人的自我”的消解之上,不算新颖,结构有点散但表达出了核心观点。至于最重要的解决办法,基本等于没有。倒也没有太失望,毕竟,要不是为了省下买买买的钱,我可能都不会写这篇博客。

Aug 9th,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