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写作练习-Day 12

最近的朋友圈被房租问题刷了屏,中产阶级的生存空间再次被挤压,M形社会中间的那道深渊又往下沉了沉,无奈现实再怎么操蛋,个人之力甚至都够不上鸡蛋和石头的问题。于是只能苦闷地转发些文字聊以自慰,不论是冷静克制的针砭时弊,还是辛辣讽刺的自我解嘲,埋藏在冰山之下的情绪都是深深的不相信和苦中作乐的自我麻痹。不过今天不打算代表广大中产,也不想疏解年轻人的苦闷。我说的只是我自己。

苦闷和焦虑真的是房子造成的么?定写作主题的时候,凯峰第一个就提出了“焦虑”,这位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拥有不止一套房的土豪,最想书写——或者说纾解的竟然是焦虑,他的焦虑来源我无意揣测,但我想应该不是因为房子。

我知道房子是个复杂问题,它影响工作,影响教育,影响社会结构和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最终成为穷鸟之笼。但也正因为它是个复杂问题,所有事情都可以归因到它之上,于是房子也成了一个万用的挡箭牌。为房子而焦虑是此时此地最能得到广泛理解和共情的情绪标签,大概能够诉说整整一代人的忧愁。

可我知道我不是。我没有住房的压力需要负担,没有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忧愁,更没有悲天悯人家国之忧的情怀,虽然不确定未来何去何从但也不至于养活不了自己,但我还是深深地怀疑。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自己骗过了自己,怀疑自己的豁然是不是因为逃避责任,怀疑自己崇尚的独立是不是因为自私冷漠,怀疑自己为人的底色其实破败不堪。去年曾尝试过写一篇文章来剖析自己内心深处的犬儒式怀疑,没能完成的那部分充满了深深的自弃和自恋,放弃告终。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焦虑来自于何处——来自于意识到了却又没能完全挣脱的价值枷锁,来自于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就用他人的期望来填充的虚无,来自于一边是相信一边是怀疑的互相消解。这种焦虑如影随形了很多年,前两年跟高中时期的挚友聊起来还是这个老样子,都忍不住互相嘲笑,十几年来毫无长进。

可能是晚熟,也可能真的是年纪到了,近两年终于觉得好转了一些。虽然依旧还是充满怀疑,但是已经不再焦虑。没有了自我的拉扯,人就会轻松很多,也渐渐能找到让内心冲突归于平静的方式——be true to myself,用英文来解释一则是为了缓解心里莫名升起的一种煲鸡汤的害羞和窘迫,毕竟“忠于自己”被说得太滥以至于成了新世纪的陈词滥调,可是它让人厌倦的事实不也正说明了它本身的知易行难么;其二则是想说明这里的 true 不在乎诚实,不在乎是否在一切场合坚持说实话,而是在于是否压倒一切地要求自己是真实的。天真也好,愚蠢也好,卑鄙也好,邪恶也好,真实无关善恶美丑,却是一切现实和意义构建的基础。

在TW的两年里,一定要说成长洒鸡汤的话,最大的成长就是TW的文化和身边的人给了我一种力量,让我在最怀疑自己的时候,还是支持我be true to myself。这个true 最终成了我在怀疑的深渊之下,构筑的最坚实的相信的堡垒。脱离了对抗的视角之后,之前苦苦挣不脱的价值枷锁在归于平静之后自然就脱落了。现实就是现实,它是真实的,我就是我,也是真实的,没有孰对孰错,只有同与不同,更没有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催眠(这个想法真的很可怕很深渊)。坚定而有所希冀,不逃避也不盲从,有时觉得这是人到中年,岁月和时间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让我可以沉下来,慢下来,当然也要谢谢它还没有送给我皱纹。

甘地有一句话,以前都只当做是一句高考作文的名人名言,在对抗和焦虑中自顾不暇,哪里能体会得到这句话的深意和境界,而现在开始越来越多地从这句话中汲取力量和希望,遂与君共勉。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这跟Change the world这样崇高伟大的理想不同,不用想着改变世界,事实上人也改变不了世界,所以甘地的视角是温柔慈悲的,却又道出了最残酷的真相:如果你有希望看到的改变,不要寄希望于他人使其发生,be it.

Aug 23rd,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11

工作坊进行到一半,表达欲纵欲过度,心力枯竭,实在是没啥想写的了,比如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看了下前半段写的东西,基本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讽刺的是我是一个在工作需求之外,特别讨厌看他人的观点和看法的人,没想到轮到自己写,整个写作周期都在炮制这样的垃圾。于是一边唾弃自己,一边为了红包苦苦挣扎,不知不觉就又挣扎出了两百字。

接下来还有十天,如果可能的话,想写一些小故事,真的假的,看到的听到的。其实对咨询这个行业而言,故事比教条重要,影响比说理重要,收集身边的一些小故事想来总会用得到。

我们都知道讲故事比讲道理好,因为人们喜欢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接受他人的观点。所以这也注定了大部分辩论和说理其实都是无效的,输的那方只是无话可说,并不代表被赢家说服,特别是戴上了对错这个帽子之后,每个人都为了捍卫自己的“真理”竭尽全力,以我经历过的大部分争论说理来看,最后的结果一般都是回到原点,除了友谊的船翻了,什么都没有改变。讲故事则可以很好的跳脱出这样的针锋相对。我们在说理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自己是理性的,同时也会要求并相信自己是理性的,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人是情感动物,情绪甚至比理智更快地触发大脑的反应,所以真正的理性需要承认并意识到理性和感性的共同作用,而故事就是很好的载体。

要通过故事实现共情,首先第一个要求是听起来真实。所以讲故事Lv.1 可以从自身的故事入手练习,这是最容易实现,也最常用得着的。安妮特给了6个故事类型可以帮助有效提升影响力:

  1. “我是谁”的故事
  2. “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
  3. “愿景”的故事
  4. “教学(coaching)”的故事
  5. “行动价值”的故事
  6.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稍微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身边遍布这样的讲故事高手:万总一定是个行家,这6个故事我全都从他那儿听到过,张凯峰老师长长的套路也遍布这些故事的痕迹,健总更不必说,最擅长的就是“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系列,从开始到结尾,一路下套都不带喘气儿的。

(字数提示器告诉我800字到了,不如今天就到这里。)

Aug 22nd,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9

大三儿

晚上去看了《大三儿》,本以为这种冷门电影应该买票即包场,没想到真碰上了有公司组团包场,坐满了大半个影厅,挺清奇。

《大三儿》不算一部传统意义上好看的电影,甚至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很难论得上好看二字。比纪录片多了一分故事性,可是比故事片那又少了九分。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立意,没有幽默的台词或表演,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悬念作背景,整个讲述过程就是大量的日常对话片段和大三儿带有对话感的旁白。所以我不会推荐给朋友,但还是在豆瓣上摁下了五星。

这是一部看任何影评都不用担心剧透的电影,因为故事一句话就讲完了:大三儿的西藏之旅,再剧透得完全一些:大三儿和他的朋友的西藏之旅。跟其他呈现西藏文化的电影(没错,我指的就是张杨的《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不同,这部电影跟西藏扯上关系只是因为大三儿的梦想是去西藏,如果他想去的是云南或者西双版纳,换个目的地拍出来效果一分不减。因为电影真正动人的地方跟西藏没关系,跟梦想也没关系,跟大三有关系——但是也可以没关系,那跟什么有关系呢?跟已经被我们遗失的真实生活有关系。

现代城市生活的焦虑感和高节奏下的空虚感裹挟着我们不断向着某个方向冲刺,虽然不知道那是哪儿,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朝那儿跑,但是因为害怕落后害怕掉队害怕堕入更加未知的世界,于是拼了命的维持现状,以血肉之躯紧跟时代的车轮,有余力的还可以力争个上游,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不容也害怕任何怀疑地相信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努力地工作挣钱,然后消费昂贵的商品和廉价的精神娱乐,甚至连情感也可以明码标价;有钱就去南极看企鹅,没钱就去西藏朝个圣净化一下灵魂;梦想就是挣很多钱很多钱实现财富自由,至于自由了要干什么那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挤压之下,我们几乎失去了真实看待生活,或者说看见真实的生活的能力。在我们构建出来的世界里,生活如同万花筒一般是碎片的,是扭曲的,是拼接的。微小的情绪被放大被聚焦被煽动,平庸的追求被歌颂被美化被强制赋予意义,真实的苦难被缩小被剪切被虚化,朴实的人生被淡化被放逐被外化。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了滤镜视角下的生活,以为自己的人生是部大片。

大三儿呢?大三儿想去西藏,因为觉得自己身残志坚去到西藏是件特了不起的事儿,管他妈的那就去吧,于是就去了,不仅去了布达拉宫还在珠峰大本营打了个卡,回来以后继续高高兴兴地拖地。影片大部分的旁白都是以大三儿的工作——拖地作为讲述背景,左一下右一下,特别有节奏,也特别地枯燥,很好地隐喻了生活本身。而大三儿和年过八十的老父亲的生活日常,以绝对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展现了一种纯朴而真实的生活态度,没啥自怜自艾,也没啥自我感动式的煽情,更没什么苦难下的奋勇拼搏和发奋图强,有的只是曾经在我们先辈们身上常见的一种豁达和韧劲,以及平淡而真实的爱,真实到让我觉得我现在的唠叨都是一种矫情。

我知道现实中的这样大三儿其实依旧很多,只是已经被社会折叠,被信息气泡阻隔。他们看到这部电影大约只会反问这有啥好看的,宁愿去看《西虹市首富》。就好像片中大三的朋友们拿着手机不是在看网络电视剧就是在看露点小视频,他们以此接近他们向往的生活,而我们通过《大三儿》看到真实的生活。

Aug 20th,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8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霍炬当年起诉差评索赔1元的“新版琼瑶于正案”闹得沸沸扬扬,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后,还曾写下万字长文控诉洗稿之害。2017 年他受李笑来之邀,毅然投身数字货币,哦不对,数字版权项目 press.one,不破盗版誓不还,颇有一种宿命感。故事一般这样讲到这儿就是个好开头了,不管最后结果是成是败,都可以继续说下去——成,那是长风破浪的大业终竟;败,那也是百死不悔的鸿鹄之志,这种营造出来的使命感无形中美化了press.one 这个项目,也吸引了我对它关注持续到现在。

版权保护是个老问题了。而版权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是因为基于版权所有物的价值流向出现了问题——原本该是我的,却成了别人的。这个价值可能是名誉,可能是金钱、流量,也可能是社会地位等任意形式。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机制,对版权的法律保护没有跟上,导致对版权作恶的成本非常低,而维权成本却是十分高昂。再加上自媒体的兴起,鱼龙混杂进一步恶化了创作环境,群魔乱舞中还催生出了洗稿这样的行当。

区块链能做什么?区块链技术听起来很美,但其实可能并不对症。在这一环环里,区块链能起到的作用是只是提供证明。我们都知道专利是对技术的保护,出现侵权纠纷时只需要提供专利局的专利证明,就能够自证,维护自身利益。但是互联网上海量的公开内容和信息,不可能有这么多机构来为所有内容做背书,所以所谓区块链+数字版权,其实只是在现有的内容传播机制上加了一步——留下证据:证明“我是我”,以及“这是我在链上创造的”。后面这点很重要,假设我今天把霍炬发在公众号的文章复制粘贴发表在我的press.one上,未来我就能提供证明说这是我写的,除非他比我先发,所以它能防止我篡改,依旧不能阻止我做假。

这样能解决版权问题么?能解决洗稿问题么?显然无法直接解决,但是在有法律保护的前提下,如果可以轻松提供可信度更高的证据,就能够降低维权门槛,提升侵权成本。所以版权保护的问题根源,还是落在了法律保护上,如果作恶的收益依旧大于成本许多,内容上链也还是于事无补。

不过我倒也没觉得悲观,毕竟现在内容爆炸,就算没有版权纷争,消费主义催生的内容价值也是来得快去得快,上链不上链,也就那么回事吧。

Aug 19th,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6

Ray Dalio的《原则》这本书已经被奉为圭臬,豆瓣评分8.5在畅销书里算上佳之作了。书里提到了200多条Dalio的人生经验总结,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整个投资生涯就是在不断地总结什么work,什么不work,这听起来就跟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差不多,不断地输入、判断、优化,因此这也导致这本书里的原则看上去武断自负,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这本书的流行。

在开始接受Dalio的洗脑之前,稍微了解了一下Dalio其人和他的桥水基金。跟很多励志的成功故事一样,Dalio也是经历了一次倾家荡产的失败之后开始反思,从此有了我们现在阅读的一条条“原则”。里面提到很重要的一条是对透明和坦诚的极致追求。乍听之下觉得这个文化非常好,令人心向往之,还隐隐有点熟悉,但是了解了桥水基金的运作方式之后,发现这个文化不是每一个组织都消受得起。关于他对桥水基金的文化打造,有一个TED演讲值得一看——“如何打造一个公司,使得最好的想法得以胜出”,演讲很精彩,桥水很可怕。

对冲基金这个行业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都高高在云端之上。世上所有维度的不确定性汇聚到一起,到最后只以一个二元的结果展现出来——涨和跌,莫名有一种“The answer is 42”的深奥感。因此,即便是已经汇聚了全球最顶级的聪明人,投资依然是个各家有各招、投资策略层出不穷的江湖玄学。即使是聪明自负如Dalio本人,也是在遭遇惨败之后意识到个体是必然存在盲点的,因此他开始诉诸集体的智慧。如何把真正的集体智慧引导出来并进行不断的训练优化就是他这个演讲的主题。

顶级的人才

这个好理解,不多说了,去看看随便哪家对冲基金的招聘要求就懂了,毕竟聪明的大脑是决策的基础。

极致的透明

我司(宣扬)的文化相对而言算是透明开放了,但是比之桥水基金还真是不啻云泥。懒得看视频的人可以参考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达里奥谈决策:给靠谱加个权,简单来说,这可是真·360度无死角反馈+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这就好比为了将一群碳基生物打造成一个算无遗策的集体机器,必须将每个碳基生物个体无限贴近真实的数据喂给机器,再借助机器算法寻找这个集体决策的最优解,堪称变态了。

搞机器学习的都知道真实数据对于优化算法的重要程度,或者反过来说,一个脏数据对优化算法的破坏程度远大于一个有效数据对优化算法的贡献程度。如果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最后的决策模型就会大有偏差。所以极致的透明是为了保证极致的真实,而桥水对极致真实的追求甚至是反人性的,因为这要求人们(至少是在工作时)无限淡化自己的情感因素追求绝对的理性,所以在桥水是绝对杜绝在当事人背后议人是非的,一旦发现就得走人,所有的反馈和标签必须也只能贴给本人,所有会议全部录像并开放给所有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充分相信其他人,共同组成一个决策机器。

现在再想想我司追求透明和反馈文化,毕竟还是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的,跟达叔这套搞法比起来,实在是太小巫见大巫了,也就不奇怪为何很多离职的桥水员工直接称呼其为邪教。不过我司毕竟不是靠做决策为生的,支撑不起这套玩法,但是桥水还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告诉我们如何诉诸集体智慧做出关键决策决策

极致的开放

做到了极致的透明,极致的开放其实就不难了。错误不用掩藏,表达无须委婉,谁都不需要在乎到底是你对还是我对,只需要追求到底什么是对的。鼓励对创新的尝试和验证,每个人都把精力花在追求卓越和正确上,最后形成的效应就是我们看到的桥水基金的滚滚财源,和《原则》语录里把人灌个彻底的滚滚鸡汤。

Aug 17th,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5

区块链为什么这样红?

首先得承认,不管怎么红,它都还是个扯。

红的原因两方面:一是市场投机需求,这部分需求催生了币圈的各种乱象。投机需求本身就是长期存在的,即使币圈泡沫完全破灭也依旧会有新的投机形式出来,现在的热度很大程度是被财富效应炒的,因为要骗更多的韭菜进来,再加上席卷全球范围,不火也难。不过讲真,各种关于空气币的文章看着让人着实很生气,写这些文字的人在我看来非蠢即坏。

第二个原因是官方确实也在大力主推,当然推的是阉割掉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比如刚被炒得火热的新闻“腾讯和深圳政府合作推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就在前两天,当局还出版了领导干部们的学习读物《区块链——领导干部手册》,大有要在党内大推区块链的架势,看中的不外乎就是区块链技术透明、不可篡改的特质。每每这个时候总有技术专家要跳出来喊:要实现这个透明、不可篡改并不一定需要区块链啊!这就是太认真了,其实这时候这个技术是什么并不重要,对为什么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共识认知才是重要的,既然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那就是区块链了。这样看来无责任乱猜,区块链说不定会成为党内反fu的一把利剑,可是细思极恐啊,这离我们曾经在群里讨论过的“党的天梯”也就不远了呢。

我虽然极其不认可ICO,在我看来ICO本身就是原罪。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区块链底层的价值载体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前文也说过很多了。我对区块链最大的希冀或者说憧憬在于价值的多元化,当然这听起来可能像个笑话。

现在所有学者和专家都在谈中国最应该减税,但同时所有学者和专家都认为政府不会真的减税,那么讨论减税这个话题难免就像个笑话。可即使是个笑话也还是要坚持说啊,不然怎么对抗要把人压垮的荒谬感呢?

区块链技术本身确实有改变生产关系的潜力。往小了说,它有重塑资本主义形态的可能,往大了说,如果技术成熟,至少人类下一次乌托邦实验的时候,就有了或许能尝试抗衡人性和集权的工具。理性上来说,我完全同意卡尔波普尔的批判,那就是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永远没有结果并不代表人对乌托邦的追求就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这就像是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即使知道推石头是荒谬的,意识到这件事毫无意义也继续为之,这本身才构成了存在的意义。

回到现实里,以太坊和EOS也正是在做这个方向上的尝试。虽然EOS现在虽然已经跌成狗,未来会怎样也完全无从预料,反正肯定不做投资建议,但是EOS的社区治理理念和机制我其实很认同,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出现得太早,还被ICO搞臭了名声,没有社群的基底却上来就做社群的治理无异于空中楼阁,但我还是特别翘首以盼,想看到一个成熟的分布式自治的社区形态会是什么样子。

又或者,如果当初的豆瓣阿尔法城是构建在区块链之上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Aug 16th,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4

“小说是第二生活。“奥尔罕帕慕克是这么说的。

我们都知道小说是虚构的,可是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又会觉得这个虚幻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要真实。构建这种以幻作真的体验,优秀的小说比起AR/VR或是电影来说更让人流连忘返。

小说是真实生活的延续,也是超出真实生活之外做不完的梦。通过将灵魂和意识投入到小说之中,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新世界越来越具体,追随者主人公的视界就可以带我们走向另一种生活。现实世界里我们对于生活的塑造是有限的,因为个人能做的选择是有限的,通过阅读小说可以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激发我们感觉到生活确实如此或者确实应当如此的力量,从而邀请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更认真地对待生活。

小说不是在描写世界——比如我现在就是在描写小说,我能清楚感受到我和这篇文章的一种深深的隔阂和抽离,而小说相反,它是一种邀请和引领,通过人物的感知和言辞,透过人物的眼睛,小说的图景对我们显得更为亲近、直接、更好理解。而小说人物介入世界的方式也就很容易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精神通道。

阅读小说还可以帮助摆脱笛卡尔式单一中心世界的逻辑。好的小说家会将相互矛盾的思想非常合理自然地并置于读者的意识之中,这是小说结构里最妙的一部分,每次读到这样的内容,都会忍不住感慨作者的纯真和反思,纯真的一面用来构建和代入不同的角色,反思的视角用来控制他自己本身想要表达的声音,或者说创作的作品希望探索的那个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将相互矛盾的信条同时展现的坚定而又强烈,却丝毫不影响小说的中心。

小说的中心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深层观点或者说洞见,它一般不会在小说中直接表达出来,小说家写作也是为了探查这个神秘的节点,发现它各种隐含的意义,它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就好像作者带我们穿过了一片森林,我们切身领略了其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条河,但是过后总觉得这片森林下藏着某种更为神秘不可名状的东西,它比所有的树木河流都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这就是小说所埋藏的中心,有时候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有时候则是伴随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和迷思。但这不重要,中心的力量并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我们对它的追寻,这个张力促使我们阅读,促使我们感受,促使我们思考,并最终促使我们重塑自己的生活。

Aug 15th,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2

坦然接受自己不被爱是一件挺要勇气的事情。大多数时候我的自我保护机制都会给自己找一些看似合理的原因来告诉我你跟我不合适,但事实不过就是我喜欢你而你不喜欢我,在写下这些时,我甚至希望你有一天能看到,这样你或许会出于一贯的善意和敏锐予以否认和解释,我的自我保护机制还能运行得更强壮一些。被某种侥幸的妄念缠绕了这么久,现在其实已经归于平静了,闲暇时不经意地想起你来,又顺其自然地任由忙碌的琐事带走。只是有的时候被开起玩笑或是被同事乱点鸳鸯谱时,就忍不住升起阵阵委屈和心酸。

你曾经发我的那首歌早已经循环超过了99次,每次都忍不住揣测你当时发这首歌的含义,是看出了我的心事的试探?又或者是我也曾经幸运地拥有过你的一丝好感?一番神游最后戳破自己的妄念:人分享一首好歌你瞎念念个啥?

还是很心碎啊,每次想起来你委婉的拒绝,都很容易红眼。不是不懂你刻意地保持若即若离,也想告诉你其实不用担心,即使再无联系,你也不会失去我的喜欢,当然,如果你真的在乎的话。

有时也会后悔,如果当初没有这么莽撞地剖白对你的喜欢,现在是不是会更近一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隔着一涧“你不希望我误会,而我不希望你为难”的善解人意在中间,于是只能默契地断了联系。可是我也清楚,按照我的性格,不论时光倒流多少回,我都会选择告诉你,因为我希望你知道在我眼里你是多么美好,因为诚实地面对自己是我唯一能够为自己构建起的真实,所以如此这般结局大概就是我太过自我的宿命。

但是更感谢遇见你,喜欢你这件事让我发现自己也有柔软的一面,有不冷漠的一面,就像是在无边的虚空中出现的一颗遥远而真实的小行星,虽然没有办法着陆,但是看到就会以为自己不孤独。自我感动也好,自欺欺人也罢,还挺安于现在这样单恋着没走出来的自己,有一种痛苦的清醒感和安定感。只是每每突然被驱使,想为你做点什么的时候,需要不断告诫自己:罢了。

罢了,愿你永远平安自由。

愿我终有一日放下你。

这篇其实非常不适合写作工作坊,但是在不知道写什么的状态下就这么偷跑了出来,就算作是积压情绪的释放吧,工作坊结束后会删除。

Aug 13th, 2018

21天写作练习-Day 1

飞机上打开电脑时还剩20%的电量,留给写作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但是一个小时用来写你定定是够了的。

今天早上离开时,依旧只说了声“走了”,便背上包再次离开了家。这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成了常态,有时周五到家早,你还没有睡,看到我回来便会暂停在微信群里跟小学同学热火朝天地聊天,高兴地问我这次回来几天,在不在家吃饭想吃什么。吃饭已经近乎成了这一年多来我们唯一的话题,可能也是看我忙于出差,倒是连婚都没再催过了。可是大部分时候我都只是在家睡个觉就出门了,即使在家也是关在自己房间里闭门不出。

在北京的这一年多里,基本保持了每个月回一次武汉的频率,但是陪你的时间却不多,多数时候是起床就立刻冲出门,回来时你早已睡下。在前三十年里,有二十年没有过三口之家的生活,三十岁后再想弥补回来却发现怎么都很难找到那种自然的家的温暖,再加上我和爸的矛盾,便只能以现在这种外人看来冷漠的相处模式维持一个家的温度。所以出差一年多,有时会恍惚觉得像是回到了以前独自在外的生活,久违的熟悉但也掺着一丝无法自欺的逃避。

两年前决定从上海回到武汉,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契机是突然意识到你开始老了。三十岁是个很有意思的节点,我曾以为自己不会仅仅因为年龄就感到焦虑,但没料到三十岁是一个会强制执行的checkpoint程序,不能自制地给自己做了一轮自检后颓然地发现:一个人东飘西荡这么久,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孝敬过爸妈,也没有成家,都这样了,还没有钱。心安理得满足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想到你都快六十了,突然就萌生了一种负疚感。在那一刻突然就鼓足了勇气回到武汉,但是不到一年却又再次借机逃开。原本曾计划着要带你出去玩,想陪你家长里短,到现在竟一件也没有实现。

《时时刻刻》里,伍尔夫的丈夫在火车站找到想要再次逃开的伍尔夫,争吵过后回去的路上,伍尔夫对丈夫说:“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Leonard.”

时时刻刻

火车站的背影留下的这句话,成了我每当想要逃避或者意识到自己的逃避时,就会闪现出来的一幕。人是不可能靠逃避得到平静的啊,在逃避的路上这样想着,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讽刺。

可能是中午的虾没有吃饱,现在在飞机上突然想念起你做的菜,今年十一好好计划一下吧。

Aug 12th, 2018

人为什么要买买买-《西方的妄想》读后(二)

接上一篇:人为什么要工作?《西方的妄想》读后(一)

第二部分关于休闲的讨论,老生常谈但却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消费主义批判上。资本主义从生产向消费的过渡,帮助资本主义安全度过了被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所颠覆的危机。亨利福特的那句话“高薪的工人是最好的客户“就是最好的(划掉讽刺)注解。

休闲(leisure)的本意指的是自由的时间,这是相对劳动这个概念而言的,因此也就是不劳动的时间。如果将劳动者的时间分为三部分:劳动时间、休闲时间和休息时间,对资本主义来说,休闲时间原本是敌人,因为资本主义天然追求提升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价值,但在1929年大萧条经济危机之后,休闲时间也沦为了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后资本主义重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休闲时间向消费时间的转变。”

这笔帐很好算,因为消费能够促使这个体系自动运转并自我膨胀。休闲时间就从原本的自由的时间变成了有利可图的时间。交通、旅游、影音、娱乐等等产业成了瞄准人们闲暇时间的新兴投资,于是,不再仅仅只是劳动时间是金钱,休闲时间也可以变成金钱,资本主义不再介意劳动和闲暇时间的此消彼长,事实上除了睡觉,所有的时间都是金钱。

难道人们真的意识不到消费对人的变相奴役么?作者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比起像在德国那样‘被施以棍刑,大众似乎更愿意’被施以痒刑‘。”

鸟儿飞入陷阱,鱼儿因贪恋饵虫而咬钩,但它们都不及那些尝到一点点甜头就自愿受奴役的人动作快。稍稍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就会如此迅速地自甘堕落,真是不可思议。 ——《自愿奴役论》

因为“痒刑”是被取悦、被讨好的过程,我们的各种需求:精神的肉体的,真的假的,直接的间接的,不断地被挖掘、被试探、被满足、甚至是被调教。虽然这个取悦讨好背后是裹挟着单一的价值衡量标准——能带来金钱的需求才值得被满足,以及价值排序标准——能带来的金钱越多就越要满足。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渐渐从主体沦为了客体也没关系,比起法西斯,这已经是最轻的“痛苦”了。所以,1929年之后,消费主义从美国蔓延至全球。

无所不在的娱乐,无孔不入的广告营销,无所不用其极的消费诱饵,贪得无厌的消费主义不止是渗透了人们对物质商品漫无目的的索求,也同样渗透到了公共舆论和人们的精神领域。不论是早期的成功学和励志鸡汤,还是自媒体时代的咪蒙和ayawawa,都是在说你想听的话给你听,目标直指消费。对这种自媒体的批判,自媒体上也已经够泛滥了,虽然从需求的结构和程度上来看,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内容的需求,远远没有对这些内容的需求来得旺盛强烈,但是,在消费主义之下,这两种需求,本质上其实没有差别。

当工作跟消费形成一个不断刺激和满足欲望的循环,在“自由幻觉”的影响下,人们并不会意识到人们开始互相绑架,被影响,被洗脑、被强制选择,反而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

总的来说,作者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娱乐至上和对消费对“人的自我”的消解之上,不算新颖,结构有点散但表达出了核心观点。至于最重要的解决办法,基本等于没有。倒也没有太失望,毕竟,要不是为了省下买买买的钱,我可能都不会写这篇博客。

Aug 9th,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