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工作-《西方的妄想》读后(一)

人当然不应该“要”工作。

最近读《西方的妄想》,书的副标题是“后资本主义时代的工作、休闲和爱情”,原本是冲着最后的爱情去的,想看看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形态,没想到却被第一部分作者对工作的分析所打动。作者达尼•罗伯特•迪富尔是巴黎大学的哲学教授,简介称是左派学者,但是从他在书中对左、右兼述兼批的言论和态度来看,左得还算克制。

这本书里提到了两种关于工作的哲学非常值得深思。第一种哲学是奴隶时代,工作就已经被划分为劳作和创作,前者就是耕作、打猎、织布、手工艺等这样的体力劳动,拖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马车蹒跚向前,而创作则是贵族们的事情,比如古罗马的三学四艺,三学包括文法、逻辑学和修辞学,四艺包括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来自贵族们的创作奠定了哲学、数学、逻辑学、艺术等等学科的基础,但是这一切却都是建立在奴隶制和对劳作者的智力损害之上的,因为后者的工作使得他们无法获得言论、抽象思维和理性所需的必要能力。而很长一段时间,第一种哲学都对其赖以生存的劳动全然地忽视,直到19世纪,卡尔马克思推动了第二种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带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6岁的青年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的异化展开了论述。

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后人对马克思异化论的研究视角更多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马克思本人在晚年也进化了他对于劳动的看法,提出了“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理论指导。但是以我们现在的革命结果来看,去除“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理念或许并没有触及到劳动的核心本质。那么核心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劳动异化的过程中对劳动的流放。

人类的劳动起始于物种的存活本能,起初是为了能生存下去,人们打猎、耕种,使用工具来创造延续物种存在的各种条件,这个时期的劳动是未被异化的,因为人是主体,对象是客体。随着人类文明逐渐形成了更为广泛的联结,产生了交易,形成了社会。到了奴隶社会,劳动本质上被一分为二:卑贱的劳动与高贵的创作,以对前者劳动成果理所当然地攫取来维持后者创作的持续专注。劳动的异化就此产生:卑贱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活下去的生活资料,不得不从事劳动。

因为,首先,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 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马克思的异化论描述的异化(Entfremdung)是指原本自然互属或和谐的两物彼此分离、甚至互相对立。” - Wiki

马克思将人的自主意识看作人的类本质,因为这是区别于人和动物的关键,而劳动却造成了人和其类本质的悖离。当然,对这个悖离和异化的枉顾最终还是会由人类社会本身来承担其避无可避的后果。

第二种哲学正是看到了对劳动的这种长期流放。它看到了古希腊时代进行自主创作的贵族们所享受的乐趣,但是“凭什么为了成全他创造者的身份,就要牺牲别人成为创造者的机会呢?第二种哲学便向这种不合理的生而不平等,或者说这种严重的文明与文化缺席发问……在智力活动中创造了大量奇迹的第一种哲学同时也要对一种如今使人类生存痛苦不堪的文化灾难负责。”

在马克思——以及本书作者——的眼中,雇佣制显然不符合第二种哲学的要求,甚至认为雇佣制是奴隶制的现代表现形式。第二种哲学的内核便在于平等和自由,作者叙述的方式偏于哲学表达,总结下来就是劳动创造应该是自我意识的实现,产生的作品是承载客体,而这个客体要能带给主体欲望上的满足(就是自恋)。比如说我出于自由的选择写了这篇博客,而这篇博客受到认可让我很开心。

动物的本能会制造出具体的需求,它在人身上会转化成一种既迫切又不确切的冲动:人受到了驱使,却不知道要走向哪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被迫要捏造出替代品……这样便会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欲望空间。这种欲望必须要在两个层面得到满足:将人引向外部客体的欲望和回到自身主体的欲望……作品恰恰处于两者之间,它为被迫寻找替代品的人提供了一种临时的适当客体,以满足其生活和赋予生命以意义的需要。

作品的定义可以非常广泛,覆盖所有劳动领域,形式也不限于具体的实物或者特定的呈现形式——一个蛋糕一首诗,不限于个体或集体——一曲交响乐或者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劳动者对自己付出的劳动带有自豪感满足感,就称得上是一件作品。

虽然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区域性的,但是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是世界范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压榨和剥削最为严厉的时候,没来得及革命成功,于是现代资产阶级雇主们也与时俱进,管理方式从“劳动科学管理学”大师弗雷德里克•泰勒发明的基于效率的计时器管理方式演进到了现在互联网公司基于个体的人性化和激励式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企业会从愿景层面和其雇佣的员工形成共鸣,从而满足工作“赋予生命以意义”的需要。当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感觉是在创作,并且这个作品的成果最终还能带来满足感,这个资本主义下的“第二哲学”就建立了,这就好比资本主义给自己打了针“无产阶级反剥削革命”的疫苗。

假设所有的资产阶级雇主都实现了这种“第二哲学”,依旧保持雇佣制不变,是否还存在足够的动力能够让无产阶级站起来推翻生产资料私有制呢?如果贫富差距依旧悬殊,但哪怕是最穷的人群也不会挨饿受冻,那么矛盾会不会爆发?资本主义最终会终结于什么呢?金钱至上价值观的崩溃还是陷入虚无主义之后的自我瓦解?又或者能够在外部,比如外太空,开拓出足够大的欲望探索空间来满足人类对“意义”的追求?

Aug 9th, 2018

Token Economy 通证经济

Token的本义是指象征、代币,我们以前去游戏机房用钱兑换的游戏币就是实体的token,它是某个体系之内的价值象征,可能出了这个体系它毫无价值,但是在体系内,它可以进行兑换。Token Economy 这个名词概念最早是在精神病医院里提出来的,它原本指的是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通过对目标行为的奖励和强化从而对病人进行应变管理。在学校里这个形式也非常常见,比如幼儿园里给小朋友发放的小红花或者是徽章就是一种 token economy 的形式。这里核心概念是——对想要强化的目标行为,然后用token进行奖励和鼓励,得到token人可以用这个token兑换它想要的物品、服务或某种特权等任何形式的价值。

而区块链赋予了 Token Economy 更为广泛的应用可能性,在孟岩老师和元道老师给Token引入了翻译“通证”之后,通证经济这个概念迅速火了起来。在区块链里,token 依然是一种价值载体的象征,可以代表某种权益,而孟岩现在正在大力推广通证经济设计的核心概念依旧没有改变:找到对整个体系中,对价值产生影响的目标行为,用token进行激励,从而让整个体系都能从被激励的行为中受益。这其中最难的部分是使整个体系,也就是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

这时很容易回到我们熟知的某个激励形式:这跟积分有什么差别?我用信用卡刷卡赚积分,然后拿积分换了个保温杯,这是不是就是通证经济呢?是的。如果将积分变成 Token 来看,那么这确实是通证经济的一种,但是如果简单将 Token 理解成积分,那距离真正的通证经济就谬以千里了。

经济是构建在价值的创造和交易之上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交易是经济的基础,而传统交易(也就是现在的交易)是构建在货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法币成了通用的价值度量方式,现在的消费主义盛行和唯金钱至上的单一价值观席卷全球,资本主义虽然是居功至伟,法币的存在也功不可没。而通证经济对经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依旧是构建在交易上的价值交换,所以所谓的通证激励本质上依旧是经济激励,这点by nature是不会变的。那么Token对于经济到底改变了什么或者说可能改变什么?

1. 价值的衡量维度

现阶段,我们谈及Token谈及各种币的价值时,都是围绕法币价格,所以在涉及到Token激励的案例时,都会面对一个初始问题:为什么不直接用钱呢?这是因为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我们一时没有办法摆脱法币这个唯一的价值衡量维度。从技术可行性上来说,我们已经知道 Token 可以在一个系统内部承担起价值载体的功能,那么从长远来看,是不是所有 Token 的价值都一定会诉诸法币呢?我认为不一定。Token 代表的是权益,也就是它可以交换的最终价值,这个权益可以通过法币实现,当然也可能直接指向最终的价值。

还是以积分举例,同样是积分Token,假设中信银行可以以100 中信Token兑换一个保温杯,招商银行也是100 招商Token兑换一个保温杯,这两种 Token 不可直接交易,这时我们会以为中信Token和招商Token的价值是 1:1 的关系。但实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我是中信银行的VIP,同样一笔交易,我赚取中信Token可能是招行Token的3倍,那么这时对我个人而言,中信Token和招行Token的价值就不再是1:1 的关系。如果Tokenize的价值越来越多样化,而同一个Token对不同的人来说价值也不同,那么未来价值判断的维度将会不可避免变得复杂。所以,价值维度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是Token Economy能够带来的改变之一。

2. 资产的分配和拥有方式的转变

前面说到 Token 可以用来象征任何形式的价值,其中当然包括真实的资产和资产产生的收益。这时Token就类似于股票这样的有价证券,除了它的价格代表的价值本身,它还代表分享收益的权益。这个 Token 本身就是一个智能合约,自动将收入的x%按照相应的比例分发给Token的持有人。它既可以用于成熟企业的有价证券的销售募资,也可以用于初期的众筹经营。

以租房举例,假设我现在想要买一套房在 airbnb 上经营,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资金,需要300万元,我发行1000个Token,每个定价3000元来进行募资。假设我是跟身边的朋友一起众筹,先不考虑我拿到钱是否会进行租房经营的信用风险,那么每个Token就代表拥有千分之一的资产收益,假设租房年收益为5万元,刨除我的运营成本之后,如果将收益的60%定为利润派发,那么持有1个token每年分得的收益为30元。如果房价上涨,一年后以400万元售出,那么每持有一个Token将获得4000元的资产收益。3000元买入的Token,最终收入4030元。

用这个极简化过的例子是想说明,将资产或者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收益(包含运营时的收益和最后的清算Tokenize之后,将有可能产生新型的企业运作模式,人人都可以是企业的投资者和运营者,这个模式的优势在于:

  1. 更高的流动性,可以在市场上直接交易所持有的Token,进入和退出都更容易;
  2. 运营者同时也是投资者,有更强的动机对项目收益进行贡献从而使自己收益;
  3. 项目估值更清晰;

将资产通证化的案例现在还不是很常见,针对不同的资产和项目形式,Token所代表的权益都不相同,项目的管理方式和Token持有人之间的异议处理还需要定义完整。但是随着本轮ICO泡沫的破灭,下一波Initial Token Offering 大概也不会太远了吧。至于会不会是另一轮的泡沫?拭目以待。

Aug 9th, 2018

聊聊比特币

比特币的价值到底来源于哪里?

这个问题特别难以回答,说啥都会有人反驳,直到你抛出终极答案:信仰。比特币最终的价值归于信仰,这个答案没错,但它不是一个好答案,只是一个懒答案。再多问几个问题,又会陷入一团混战,比如,信仰是什么的信仰?这个信仰用来支持什么?

比特币作为货币,它的价值根基仅仅在于它的稀缺性和由技术保证的可交易性,也就是它的上限数量2100万枚,可以去中心的点对点转账。那么每一枚币的价格是多少呢?这就取决于两个交易者之间的价值共识,这里的共识不是区块链共识机制里的共识,后者针对的问题是分布式机器如何达成一致,而这里的价值共识则是交易主体间如何看待交易标的的价格。因为比特币越来越高昂的价格,以及十分不稳定的币价,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比特币未来不会成为流通的货币,因而鼓吹者们将其类比为数字黄金,认为它会成为其他流通的数字货币所对应的底层价值。为什么?因为信仰。这波俨然又可以吹得天花乱坠:未来数字货币的前景有多广阔,比特币的价值空间就有多宽广。甚至有人这样计算:全球流通的消费货币金额总量为84万亿美元,对应比特币21000万数量,每一枚比特币的价值最高可达400万美元,看看现在才多少?6000刀,财富之门已为你打开,还在等什么?

这其中的漏洞多到不用细想靠直觉都能感受到“必然有诈”,可这显然阻挡不了人们飞蛾扑火,因为理性在这里是不起作用的。现阶段,人们对比特币的价值共识,也就是所谓的信仰,其实是对比特币的升值预期。至于这个升值预期背后是否对应真正的价值增长,根本不重要,因为只要有人信就行了,拉盘造势拉出强劲上涨的阳线,加上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就会有人信,信什么?信韭菜:很快会有韭菜进场,韭菜进来价格就会涨一波,我现在进,等他们来了就可以收割一轮。于是,每一根韭菜都抱着这样的念头纷纷入场,有的收割,有的被收割。

这整个机制最让人挫败和崩溃的点在于,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韭菜,会被人割,但只要自己不是“最后那个人”,就还可以收割别人。这跟传销已经无甚差别。

回到比特币的价值锚定上,除了信仰,我们还有其他的角度来审视它未来可能的价格么?信仰可能是没有上限的,但是现实一定是有下限的。

比特币的记账机制决定了矿工的重要性,矿工获得酬劳的方式有两种:抢到新区块记账权得到系统奖励,通过记账从交易中获得手续费收入。前者是整个比特币系统新发行的币,后者只是从转账金额中分出一小部分给矿工。比特币总量有限,2100万枚早晚会挖光,彼时矿工的收入酬劳将全部来自于交易手续费所得,而挖矿付出的算力是有成本的,电费和芯片等等投入所需的成本决定了交易的手续费的下限,因为一旦低过这个成本,将不会再有矿工愿意记账。

可是这个手续费同样也决定了人们进行比特币交易的意愿。如果手续费太高,交易会随之减少,交易量减少,矿工收益还是会降低,这时,要么提高手续费,要么矿工数量减少。不论哪种情况市场都会趋于冷却,币值缺乏支撑开始下滑。最后最可能达到的平衡区间就是:我愿意为了每笔交易付出的0.00x个BTC的手续费和这笔交易的记账成本之间的价格区间内。这是比特币信仰背后的现实。

如果说比特币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还能有信仰支撑其价值。那现在五花八门的数字货币就真的是新技术加持的骗子集中营了。开喷之前先声明我的信仰,首先,我豪不怀疑的未来是:

  1. 肯定会存在多种token的价值载体,价值载体之间可以交易兑换;
  2. 法币依旧是统一的价值衡量方式,但是在单个群体内可以存在法币之外的共识价值载体,它的价值不一定需要与法币进行锚定;
  3. 未来,区块链只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数字货币对应其场景中所创造的真实价值;
  4. 所谓区块链的“通证经济“所强调的token激励,长远来看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与现在的经济激励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不过是换了一种交易媒介的经济;

再回到现在的数字货币上,最大的漏洞在哪里?Token可以成为一种价值载体,这点确实没错,这原本是区块链最吸引人的一部分。但问题是,价值载体的意思是,你得先有价值,然后才能用某种载体承载它,将它变成具体的、可量化和货币化的对象进行交易。资本市场运行几百年,规则从来都是先产生价值,传递价值然后再获得货币化的价值回报。股票市场虽然也是风险交易市场,但是股价上涨的背后对应的商业逻辑也是公司产生了(或者是证明了有潜力产生)更高的价值。但 ICO 是反的,你不需要产生或传递任何真实的价值,就直接获得了高额的货币化的价值回报。仅需要靠讲故事、造梦、编织信仰,然后利益绑定大佬背书,就可以收钱了,剩下的就是直面人性的拷问:钱都已经拿到了,还要不要做事呢?要做事那未来就只有成本,没有收入,还有可能失败,不如就做做样子算了,要不然就做个钱包或者开个交易所吧……

更加令人沮丧的是,即使这一切都清清楚楚为人所知,这种庞氏骗局依然会一直存在下去,这个游戏一旦开始,将永远不乏参与者。它比赌博更罪恶的一点在于:赌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带给了参与者“博”的满足感,而这个骗局我们看到的只有人的恶、贪和愚。

肯定会有人反驳说,不能这样将ICO一杆子打死,还是有团队在真的做事的,比如blablabla(为避免变成投资建议,就不举例了)。根据统计,现在数字货币1600多种(上个月还是1800,一个月死了200多个),白皮书千篇一律却又层出不穷,资金严重分化,韭菜被割了又割,在一个满是劣币的环境下,泡沫越吹越大,认真做项目的良币,生存空间反而在缩小,因为泡沫要是被吹破了,劣币早已套现离场,空留踏踏实实做项目的人望着断裂的资金链长歌当哭。所以,如果ICO的机制不变,没有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政策,就无法改变这样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发币和交易所才是安全的,因此接下来的下一篇,我们准备探讨一下ThoughtWorks的发币计划。

回见。

Jul 5th, 2018

麦肯锡报告翻译:《超越狂欢:区块链的商业战略价值是什么?》

原文地址:https://www.mckinsey.com/business-functions/digital-mckinsey/our-insights/blockchain-beyond-the-hype-what-is-the-strategic-business-value

公司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用例及他们所处的市场地位来决定他们是否应该投资区块链。

比特币是第一个区块链应用,同样也是最臭名昭着的一个,因为其价格波动巨大,因此屡上头条,随之而来的各种关于区块链价值的言论也争论不息。2017年间,比特币的市值从不到200亿美元猛增至超过2000亿美元,由此人们将区块链与比特币混为一谈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其实,比特币只是第一个引起了政府和产业关注的区块链应用而已。

区块链是达沃斯的一个高优先级论题;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27年,全球GDP的10%将储存在区块链中。多个政府已经发布了区块链潜在影响的报告,仅在过去两年就有超过50万份新出版物和370万条谷歌“区块链”搜索结果。

最明显的现象是,大量区块链投资取得进展。区块链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资金持续在增长,2017年已经达到10亿美元。ICO是区块链特有的投资模式,出售加密货币的代币成了一种新型投资模式,投资规模火箭般增至50亿美元。领先的技术公司也在大规模投资区块链:IBM斥资2亿美元,投入超过1000名员工在区块链加持的物联网(IoT)领域。

尽管媒体宣传风生水起,但区块链仍然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未形成明确的成功秘诀。区块链解决方案的非结构化试验没有对风险价值和可行性进行战略评估,这意味着许多公司将看不到投资回报。考虑到这一点,公司要如何确定区块链是否具有战略价值,如何证明其主要投资是正当的?

我们的研究试图通过评估“区块链对主要行业的战略重要性”以及“谁能够通过何种方法来捕获什么类型的价值”来回答这个问题。通过深入的行业分析结合专家和公司的访谈,揭示了主要行业里90多个不同成熟度的区块链用例。

交互说明:用例级别的精细评估,用来确定哪些区块链机会值得追求。此处关于用例的详细评估,建议参考原文。

我们评估并测试了每个用例的影响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区块链的整体战略价值以及如何捕获这个价值。

关于区块链战略价值,我们提出了以下三个关键见解:

  • 区块链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去中介化的价值生产者,这将会鼓励更多许可链的商业应用。
  • 区块链的短期价值将主要用于降低成本,然后才会是创建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 距离区块链规模化的可行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解决建立共同“合作”标准的悖论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公司应该在其区块链策略中采用以下结构化方法:

  1. 识别价值:务实而怀疑地对影响和可行性进行精细评估,专注于解决特定行业内特定用例的真实痛点。

  2. 针对区块链的市场定位量身定制战略方法,并且要考虑到塑造生态系统的能力、制定标准和解决监管障碍等措施,从而获得价值。

通过正确的战略方法,企业可以开始在短期内提取价值。而能够建立区块链作为市场解决方案的优势玩家,现在则应该进行重注投入。

区块链基本要点

现在关于区块链的各种炒作,可能让人们很难锚定事实(图表1)。 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或数据库,通过公共或私人计算网络进行共享。网络中的每个计算机节点都持有帐本的副本,因此不会发生单点故障。每条信息都经过加密,并作为新的“区块”添加到历史记录链中。在将其添加到链上之前,其他参与者会使用各种共识协议来验证新区块。这可以防止欺诈或双重花费,并且无需任何中心权威。账本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编程,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上记录的一系列条件,在符合条件时自动触发交易。比如,智能合约可以用于保险赔付的自动化。

图表1

区块链的核心优势是分权(decentralization),密码安全性,透明和不可篡改。 它不必依赖第三方权威就能实现信息验证和价值交换。而要实现特定用例场景的目标和商业需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配置区块链,而不必一定是某种单一形式的区块链。

为了使各种区块链的应用更加清晰,我们将区块链使用案例分为六大类,其中包括两个基本功能:记录保存和交易(图表2)。某些行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而有些行业则只集中在一到两个类别上。通过该框架本身以及更深入的行业和用例级别的分析,使我们对区块链战略价值的本质和可用性有了重要见解。

图表2

关于区块链战略价值的三个核心见解

区块链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去中介化的价值生产者

现有的机构和多方交易中,如果使用适当的区块链架构,能够获得的好处主要包括:降低交易的复杂度和成本、提升透明度以及控制欺诈。 追逐价值机会的经济诱因会促使在位者利用区块链而不是被区块链赶超。因此,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获许准入的区块链(即联盟链),而非公链。像比特币这样的公链,因为没有权威中心,常被看作颠覆性的去中心化的推动力量。而联盟链托管在非公开计算网络上,具有受控的访问和编辑权限(图3)。

图表3

私有链和联盟链能够让大小企业开始从区块链的实施中提取商业价值。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参与方可以保持其权威中心的地位,或者与其他行业的参与者共同获取和分享价值。参与者可以获得安全共享的数据,同时自动控制共享的内容、与谁共享、以及何时共享。

对于所有公司来说,联盟链都可以在商业信任领域挖掘出独特的价值主张,并在扩大规模之前进行小规模实验。目前的使用案例包括: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为其股票经纪人部署了区块链系统以减少后台对账工作;IBM和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正在建立一个合资企业,推出区块链交易平台。该平台的目标是为参与全球航运交易的用户和参与者提供安全、即时交易的供应链数据和文书工作。

对于信任记录、身份和交易来说,区块链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开放标准协议,这个潜力不可被忽视。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每个实体管理、存储和出资数据库的需求。真正的点对点模式在商业上是可行的,因为区块链能够补偿参与者对“代币”(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加密资产)的贡献,也就是在未来任何价值的增加都会给予他们股份。但是,这种模式所要求的心态转变和商业混乱是巨大的

如果行业参与者已经调整了他们的运营模式,从区块链中提取大部分价值,并且至关重要的是,将这些好处传递给了他们的消费者,那么留给激进的新进者的机会空间将变得很小。在位者适应和整合区块链技术的程度,长期来看,将成为去中介化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在短期内,区块链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

区块链可能具有颠覆性的潜力,成为新运营模式的基础,但其最初的影响将会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消除中间人,或者是省却记账和交易核对类的管理工作,可以从现有流程中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将损失的旧收入转化为给区块链服务提供商创造的新的收入,改变了价值流。基于对我们对90多个用例的货币影响的量化分析,我们估计,短期内约70%的价值来自于成本降低,其次是创收和资金减免(图表4)。

图表4

某些行业的基本功能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更适合区块链解决方案,其中以下领域的价值最大:金融服务、政府和医疗。金融服务的核心职能里,“核查并转移财务信息和资产”与区块链最核心最具变革性的能力非常接近。目前的主要痛点,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贸易融资方面的痛点,可以通过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解决方案能过减少必要的中介机构数量,并且无需要求地理位置。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地方在——资本市场的交易后结算监管报告。 这些价值机会反映在事实上就是,大约90%的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主要银行已经在试验或投资区块链。

与银行一样,政府的关键职能——保存记录和验证功能也可以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实现,从而节省大量行政开支。公共数据通常是孤立并且不透明的,不论是在政府机构之间还是企业、公民和监管机构之间都是如此。从出生证明到税收数据,基于区块链的记录和智能合约可以简化与公民之间的交互,同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许多公共部门的应用程序(如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记录),将会成为支持更广泛经济的解决方案和标准的关键所在。 超过25个国家的政府正在积极开展由初创企业支持的区块链试点项目。

在医疗保健领域,要解锁数据在提供商、患者、保险公司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可用性和交易价值,区块链技术很可能是关键。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记录不仅可以促进提升行政效率,还可以让研究人员获得历史的、非患者可识别的数据集,这对医学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智能合约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数据,甚至可以将数据访问商业化。例如,患者可以向制药公司收取费用来批准他们接入或使用自己的数据做药物研究。区块链还可以与物联网传感器相结合,以确保药物、血液和器官的冷链(低温储存和分发物流)的完整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价值将从降低成本转向实现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流。其中,最有前途和最具变革性的用例之一是创建分布式的、安全的数字身份,不论是消费者的身份还是商业上的KYC(know-your-customer)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服务。 然而,由于目前可行性的限制,这种新商业模式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为可能。

区块链规模化的可行性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区块链的战略价值只有在商业解决方案可以大规模部署时才会实现。我们针对四个决定行业用例可行性的关键因素:标准及法规、技术、资产和生态系统(图表5),对90多个潜在用例进行了评估。尽管许多公司已经在尝试,但由于几个关键原因,有意义的规模化仍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图表5

共同标准至关重要

缺乏共同标准和明晰的规定是现在区块链应用程序能力扩张的主要限制。但是,由于强有力的需求和承担,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有一个统治者或是政府机构可以授权法律地位,那么标准可以相对容易地建立起来。 例如,政府可以让区块链记录的土地登记成为合法的记录。

当需要多个参与者之间共同合作时,这个标准的建立就变得更为复杂,但也更加重要。行业联盟已经取得了有力进展,比如R3联盟与全球70多家银行合作开发的金融开源区块链平台Corda。这些平台可以建立起区块链系统所需的通用标准。

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机构有不同的立场,但大多数是参与而非反对。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ICO是证券,并且将ICO纳入该机构的监管范围,并成为主流。2017年,澳大利亚标准局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制定优先级路线图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并帮助建立通用术语,奠定了关键的第一步。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正在采取技术中立的监管方式,而不是推广或禁止区块链等特定技术。

技术必须超前

区块链技术的相对不成熟是其目前生存能力的限制。由于能源消耗和交易速度,区块链应对大规模上不可行的误解是因为混淆了比特币与区块链。实际上,技术配置是一系列的设计选择,其中可以选择速度(块的大小),安全性(共识协议)和存储(公证人数量)的杠杆,使得大多数使用场景在商业上变得可行。例如,爱沙尼亚的健康记录仍处于“脱链”数据库中(意味着不存储在区块链中),但区块链用于识别、连接和监控这些健康记录以及谁可以访问和更改它们。这些权衡意味着区块链性能可能在现阶段对传统数据库并不理想,但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约束条件正在逐渐减少。

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也增加了切换成本,这个成本对其他所有系统组件来说都是相当可观的。组织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企业解决方案,而在老系统退役之前,大多数成本收益都不会实现。目前,新兴创业公司很少有足够的信誉和技术稳定性,能够满足政府或行业需求的规模化部署。而主流的技术参与者一般都坚定地宣称自己的BaaS服务(blockchain as a service,类似基于云的存储服务模式)能够弥补这部分差距。

资产必须能够被数字化

资产类型决定了是否能够通过区块链来提升记账或交易的可行性,以及是否需要整合其他技术实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这里的关键因素是资产的数字化潜力,比如原本就数字化记录和交易的股票类资产,就可以轻松在区块链系统上实现端到端的管理,或是通过API与现有系统集成。

但是,将物理产品连接到区块链并确保其安全,则需要启用物联网和生物识别技术。而这个连接很可能成为区块链账本安全中的漏洞,因为虽然区块链记录不可篡改,但实体物品或物联网传感器仍可能被篡改。例如,对诸如谷物或牛奶等商品的监管链条进行认证时,将需要如射频识别这样的标签系统,这将增加提供的担保,但不能绝对保证出处。

竞合悖论必须解决

生态系统的本质是第四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定义了用例所需的临界物质是可行的。区块链的主要优势在于网络效应,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其潜在收益会增加,协调的复杂性也会随之增加。例如,用于数字媒体、许可证和版税支付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就需要在数字内容的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大量的协调。

自然竞争者之间需要合作,所以也正在解决这个竞合悖论的问题,这个悖论是规模化途中最棘手问题。难题不在于确定网络,甚至是初步购买,而是就如何引导和管理系统、数据和投资达成一致的治理决策。克服这个问题通常需要一个带头人,比如由监管机构或产业主体来牵头。此外,还必须让参与者的战略激励措施保持一致,这在高度碎片化的市场中可能尤为艰难。某些行业和应用中,临界物质要少得多,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网络实来现物质利益。

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战略方针?

我们认为可以遵循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回答区块链业务战略的经典问题。

在哪里竞争:聚焦具体的、有前景的用例

关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不胜枚举,因此公司在决定追求哪些机会时,一般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是,他们可以秉持务实但怀疑的态度,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来缩小选择范围。第一步确定给定的用例场景是否具备足够的可用价值。公司只有严格调查真正的痛点——也就是区块链可以消除的客户摩擦,才能避免陷入对不存在的问题给解决方案的陷阱。

识别特定的痛点可以在区块链解决方案整体可行性的约束条件下对潜在商业价值进行细粒度分析。整体行业的特征以及公司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将进一步影响这一决策,因为公司需要了解所有组件的细微差别,才能决定哪些用例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回报。如果哪个用例场景连最低的可行性和潜在回报要求都不满足,那公司甚至不必考虑进行区块链策略的第二步。

如何竞争:根据市场定位优化区块链战略

一旦公司识别出了有前景的用例,制定战略时就必须考虑其目标应用场景相关的市场地位。 许多讨论过的可行性因素都在企业的影响范围之内,即便是技术和资本约束也可以通过折衷或一系列设计选择来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公司对区块链的最优战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市场因素基本确定,这两个市场因素是最不受控制的因素:

  • 市场地位——玩家影响应用场景中关键主体的能力

  • 标准化和监管障碍——监管批准或标准协调的需求

这两个因素对于确定公司的最佳战略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对于实现所需的协调是不可或缺的(图表6)。区块链的价值来自于其网络效应和互操作性,各方需要达成共同的标准才能实现这种价值——多个独立区块链与多个独立数据库相比几乎没有什么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标准终将会浮现,所有对非主导标准的投资最后将被浪费。

图表6

对公司市场地位的考量将会告诉我们应该采取这四种区块链战略方法中的哪一种,实际上,它甚至进一步揭示出我们应该首先关注哪类用例。

领导者

领导者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保持其市场地位,并抓住机会设定行业标准。如果用例场景需要寻求的协调和监管批准较少,那么作为主导者,他们甚至可以建立市场解决方案。

这类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无所作为,这将导致他们失去增强竞争优势的机会。 例如Change Healthcare就是遵循这一战略的领导者,它是美国最大的独立医疗IT公司之一,它启动了一条企业级医疗区块链,用于索赔处理和支付。

号召者

号召者需要推动形成新标准的对话和联盟,这些标准将打乱他们当前的业务。尽管是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但他们也不能单独直接采用区块链,因为它们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管和标准化障碍。相反,他们可以将自己摆在帮助新区块链标准成形的位置上,并从中获得价值。

号召者策略应该用于高价值用例(如贸易融资),如果没有广泛共享的标准,就无法实现价值。遵循号召者这一战略的例子是丰田,其研究机构与四个全球合作伙伴成立了出行区块链联盟,对汽车的关键提升点:数据共享、点对点交易和基于使用情况的保险等领域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

追随者

追随者也应认真思考并实施适当的区块链策略。大多数公司不具备影响所有必要参与方的能力,特别是当区块链的应用需要较高的标准化或监管审批的时候。这些公司不会不知道市场创新,他们应该关注区块链的发展情况,并做好准备快速采纳新兴标准。 就像为了采用云服务,企业发展出了相应的风险和法律框架一样,同理,他们应该专注制定的战略是如何实施和部署区块链。

考虑到在有些行业中,有可能会挑选出部分参与者来建立一个私人许可的网络,比如货运业,这个时候,追随就是一个特别有风险的区块链战略。 一个追随者,无论你有多快,可能已经被锁定在建立初步概念验证的独家俱乐部之外。要降低这个风险,公司可以提前加入一些现有的和新兴的联盟,只要成为会员的短期投资成本不超过长期被甩开后的损失即可。

攻击者

攻击者往往是市场的新进者,没有市场份额的保护,所以他们必须要寻求具有颠覆性或变革性的商业模式和区块链解决方案。攻击者战略适用于具有最高破坏潜力的应用场景,他们向市场提供的服务能够去除中心化。从金融到保险到资产领域,大多数点对点的应用都属于这一类型。遵循这一策略的攻击者的案例,可以参考澳大利亚的创业公司 PowerLedger,一个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点对点交易市场,其ICO成功筹集了3400万澳元。

老牌公司应该在其某个单独的非核心数字业务中部署一项攻击者的区块链战略。区块链即服务(BaaS)提供商通常采用攻击者策略,因为它们需要将服务销售给(并破坏)他们目前没有参与的行业。追求攻击者策略的公司往往寻求与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合作,以发挥后者领导力的影响。

我们的分析表明,除投机炒作之外,区块链对于公司来说仍然具有战略价值,它既能降低成本并且不需要去除中心,同时从长远来看,还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随着当前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区块链即服务(BaaS)的产品逐渐成熟,区块链的试验成本随之降低,许多公司现在都在试水区块链。然而,基本的可行性因素决定了什么可以扩张,何时可以扩张,以及验证概念的投资回报什么在时候才可以收回。

以务实并怀疑的态度,来评估区块链扩张的影响和席卷市场的速度,将为我们揭示出正确的战略措施,告诉我们应该在哪里以及如何展开竞争,才能使公司在短期内就能获得价值。事实上,那些能够为行业建立区块链作解决方案的主导者们应该行动起来——立刻行动起来。

Jun 28th, 2018

区块链:数字生态系统的经济基础

从“古典互联网”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尝试打造平等、自由的社群。不论是最初的论坛、到社区、再到平台,都是在实现人和人的之间的连接。但是构筑人类文明的社会关系里最重要的连接是什么?交易,也就是价值交换,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有了价值交换,人类社会有了分工,有了贸易共赢,有了市场经济和货币等等构成经济和文明基石的平台。

传统互联网很重要的属性是分享和传播,这跟价值的属性刚好相悖。所以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不论社群怎么构建,一旦涉及到价值,我们就会回归到现实的解决方案——钱,也就是国家主权背书的法定货币。虽然电子支付已经普及,但其实对于支付宝、网银之类的中心化平台来说,电子货币本质上来说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其管理的法币账本数据实现了电子化,将以前的银票和现在的现金变成了电子化的数字记录。那么反过来,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账本就代表了准确的价值转移,那么我们只要有技术能保证账本的正确性,是不是就等于实现了价值的传递和转移呢?那么回到社群里,只要整个群体成员对某种价值的产生能形成共识,而这种能够被社群内认可的价值又可以以价值的形态与其它等价物进行交换,那么一个简单小型的经济体是不是也就可以形成了?配上合适的奖惩博弈机制,就能不断激励这个社群产生这种价值。

区块链技术最核心的意义就是解决了价值在数字网络上的传递这一环。这就圆上一个了生态社群里最关键的环节,能够脱离中心货币网络(这是为什么比特币会现在洗钱和恐怖组织的活动中率先流通起来),公平地实现价值的产生-流通-激励-再产生的循环,这正好实现了数字生态的经济基础,也就是孟岩所称的“通证经济系统”。

这方面的系统探索已经非常牛逼,但是也还远远未触及到可想象的边界。比特币、以太坊以及新晋网红EOS都是在打造这一层价值基础的平台。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币圈大戏一定程度上模糊并带偏了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价值的关注点,但我想传达的,总结起来只有一点,就是区块链未来一定会成为社群生态里至关重要重要的基础技术,这个社群可以是一个网络游戏,比如区块链化的魔兽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平等自由的兴趣组织,比如在我司内部打造一个货币价值之外的某种共识价值的流通和激励体系(没错,我说的就是P2B)。虽然最终这种种价值都应该会以各种方式转换为经济价值,当然我也不相信靠技术能创建出理想的乌托邦,但是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玩法:新的规则构建方式,新的信任约束方式和新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方式。

(特别强调一下,笔者不持有任何数字货币,不信仰比特币,也没钱当韭菜。所以以上所有言论无关利益,仅代表个人真实愚见。)

最后再说一点关于信仰的话题,基于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不可避免一定会到来,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个中心化是透明的中心化。而在中心化的价值之外,也将一定会存在并不断产生非中心化的价值载体,这个信念是我看好区块链技术的基础,本质上也构成了我对未来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信仰。

https://press.one/p/address/v?s=a0fcee242a1bfe6ef438cf5828234926c9ecc6e387f9c2739ac40977358cf6bd5d06972dfba1ab0ce33b929118432a13d3c8db7f183dcaab816ffc8bf191d3e10&h=9197f0900a0b7029053274e805d01a45e4c79f68e04e5ff9a5b367ffa2b05cd1&a=67904a7dd78fa08d9f8992b2e188715c85035d74&f=P1&v=2

Apr 22nd, 2018

《比特币白皮书》解读(二)

比特币的流通

按常理来说,货币发行是货币流通的起点,先发行,才可以进行交易。但是中本聪在论文里却是先讲交易机制,再提比特币的产生,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且先不表,我们先跟着中本聪的思路来理解一下比特币的交易机制。

说到电子货币的交易,中国大部分年轻人基本都已步入无现金时代,对电子货币肯定不陌生,日常用度全都能通过扫码解决。不同于纸币实实在在的物体,我们对电子货币的感知大概就是打开手机银行或支付宝看到的一串数字:如果买个Switch,账户余额会减少2000块,而等到工资到账,余额又会随之上涨。但是我们没有感知到的是,为了保证这一串数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个承担信任的第三方(银行或者支付宝等)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而没有中心化机构担保的比特币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如何确保交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加密算法确保交易信息不可被篡改,通过时间戳来确保一笔钱不会被花两次(double-spending, 也称为双花)。

交易过程

下图是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的交易过程,在当前的拥有着(Owner 2)将这笔资金交易给下一个拥有者(Owner 3)时,会同时记录上一笔交易,也就是Owner 1 将其交易给 Owner 2 时的发生的交易。这样每一笔交易都可以向上不断追溯,保证交易是价值的转移,而不是信息的变更。

Transaction

Owner 2向Owner 3转账,Owner 2是价值的损失方,如何保证这笔转账真的是由Owner 2本人发起,而不是其他人(例如Owner 3)冒名呢?这就涉及到比特币交易的非对称加密机制了。非对称加密是密码学的一种算法,它需要一对密钥,一个公开密钥和一个私钥,一个用来加密,另一个用来解密还原信息。回到上面这张交易图,Owner 2想要转账给Owner 3,需要用Owner 2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而这个数字签名只能够通过Owner 2的公钥进行解密和校验,验证通过就可以证明该交易是由Owner 2的私钥持有者发起,从而确保交易的真实性。比特币钱包的地址就是公钥,而私钥由每个用户自己妥善保存,一旦丢失或泄露即等同于钱包遗失。

_补充知识点:

  • Hash:哈希算法,又称散列算法,是一种从任意文件中创造小的数字“指纹”的方法。与指纹一样,Hash就是一种以较短的信息来保证文件唯一性的标志,这种标志与文件的每一个字节都相关,而且难以找到逆向规律。因此,当原有文件发生改变时,其标志值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告诉文件使用者当前的文件已经不是你所需求的文件。因为其不可逆性,经常用于给高安全系数的内容进行加密保护。1比特币用到的是SHA-256算法。_

如何防止双花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确保A转给B的这笔钱之前没有转给其他人,也就是double-spending。这就涉及到了比特币的另外两个典型机制:UTXO和时间戳。

UTXO:比特币到底怎么存在

从广义上来看,比特币跟其他的钱在功能层面上其实是一致的。当你看到你的比特币钱包里有50个比特币的时候,你可以认为是你的账户上存有50个币,你可以用它消费,用掉10个还剩40个,就跟银行账户里的钱一样,只是数字的加减游戏。这样理解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还想要进一步理解比特币系统的运行机制,就得抛掉这个常规理解了。

对于比特币的“币”,中本聪是这样定义的:

We define an electronic coin as a chain of digital signatures.

这句话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跟我们常规对货币或者电子货币的概念认知非常不同。我们先来看看比特币的记账方式。

常规交易的记账方式:如果A和B之间发生一笔交易,A需要支付100元给B,得到A的支付确认之后,A的账户-100,而B的账户+100元。想象一下这时如果并发多笔交易,同时有10个人给B转账,那么B账户的变更就只能串行起来:+100 -200 +300 +100 …,一笔交易入账才能进行下一笔交易。

而比特币记录的交易信息是这样的:钱包A(A的公钥)向钱包B(B的公钥)转账3.1415个比特币。这时如果有多个对B账户的转账并行,记账完全可以独立并行。

前面提到每一笔交易会记录一串签名,标识了这笔钱的来龙去脉,而这一串加密的交易信息则可被看作一个“币”。比如上面这个例子中,B所得到的这个币的金额就是3.1415。那我怎么才能知道我一共有多少钱呢?这个余额到底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名词来说明——UTXO。

UTXO是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 的缩写,顾名思义,也就是未花费的交易输出。还是上面这个例子,这笔交易被记录,也就是B得到一个UTXO,数量是3.1415,如果B再给C转账2个比特币,这时,这个3.1415的UTXO就会转为input被删除,同时又生成两个新的UTXOs,一个UTXO为2,到了C的钱包,另一个为1.1415,作为找零回到B的钱包。所以不断的交易往来之后,一个账户(公钥)所拥有的UTXOs总额可被视为这个钱包里的余额,这个余额大小是否够支付一次交易会在交易时进行判断。

时间戳的区块链

如果我们想知道是否有交易未被记录,唯一的办法就是记录所有的交易。例如传统是由银行记录所有交易,由银行来决定哪笔交易先发生就生效。失去银行这个记账的第三方,比特币使用的是全网广播的机制来记录交易。也就是说一旦钱包A向钱包B转账3.1415个比特币的交易完成,就会向全网发送一条广播,抢到记账权的节点会验证这条交易的有效性,也就是确认这笔资金之前是否已经被花出去,然后进行记录。

A账户余额10个币,同时向B和C转账10个币,如果A往B转账的交易先被记录,那么A向C转账的交易即使广播出去,也不会被记录。

比特币的每笔交易都是任意点对点的,为了更好地记录所有交易,比特币系统创造了区块这个概念。可以将区块链想象成被时间串起来的一个个盒子,每个盒子里装的是一定时间内(大约十分钟)全网每一笔交易的信息。每装满一个区块,就会将区块交易打包成一个带有时间戳的hash进行广播,然后紧随其后生成新的区块。

Question:怎么确保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统一的时间来记录交易发生的先后顺序?

timestamped block chain

总结

回顾一下整个交易流程,通过非对称加密,确保交易双方点对点的交易是真实不可被篡改的;通过区块链的记账,确保每一分钱都可被溯源;通过时间戳确保同一笔钱不会被花两次。也就是说,比特币以信息化的方式成功模拟了真实世界中价值转移的过程,非常牛逼。

Apr 2nd, 2018

《比特币白皮书》解读(一)

导读

本文写作目的是从非技术角度解释比特币的含义,向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们说明比特币的创造目的和意义。文中所有想法都只是对著名的比特币白皮书——也就是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于2008年10月发布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解读。适合非技术人员对比特币的入门学习。

从黄金到电子货币

人类社会的交易历史可以进行简单概括,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易,到发展出最原始的双方都能接受的原始货币物品,例如牲畜、宝石、贝壳等等,这里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无法信任彼此”,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货币逐渐从原始形态进化为贵金属,进而到演化纸币,和支撑现在“无现金时代”的电子货币。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不再是代表物品本身(比如铸币所用的黄金和纸币)的价值,而是一种象征符号,代表了在一个国家或集体内公认的可交易价值。因为央行和国家权力的背书,纸币乃至银行帐上的电子货币都可被看作是一种中心化的货币。怎么理解这个中心化呢?以现在的电子银行为例,如果A给B转账1000元,如果不存在现金的传递和接收,如何证明这笔交易的发生呢?在“我们无法信任彼此”的前提下,显然不可能由A或者B来记录这笔交易,因此就会诉诸一个双方都能信赖的第三方,也就是由银行记录:A账户 - 1000,B账户 + 1000,如果银行发现A的账户余额小于1000,就会判定这笔交易不被执行。银行就是这个中心化的记账系统,承载了所有交易主体的信任,确保所有交易方得以在这个系统架构下正常交易往来。而维持这个第三方持续运行的成本可被视为我们为这个信任机制所付出的代价。

在导言中,中本聪提到:

… and there is a broader cost in the loss of ability to make non-reversible payments for non-reversible services.

看了几篇中文翻译,对这句话的表达都感觉不够准确。我的理解是,我们所依赖的这套中心化的记账系统(比如银行),任何交易和支付都是可逆的(reversible),所以一旦有纠纷产生,这个第三方会成为值得信赖的仲裁机构,由它来判定交易是否成立,这对于应对各种金融犯罪至关重要。但也正如前面所述,我们为了保证每笔交易的可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来维持这个信任机制。而中本聪指出,针对那些不可逆的服务产生的不需要可逆的支付,我们依旧沿用这套高成本的可逆支付机制,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一种广义上的成本。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这里中本聪其实开篇就已经暗暗指出了比特币的应用场景(同时也是应用瓶颈):不可逆服务的不可逆交易。也道出了为什么要创造出比特币:一种更低成本的电子支付机制。但是看到现在比特币大热所带来的“指数式上升的挖矿成本”,再看看比特币本身的支付功能也完全被投机化了之后,倒是不知中本聪本人作何感想。

点对点的交易系统

… an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cryptographic proof instead of trust, allowing any two willing parties to transact directly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the need for a trusted third party.

这是中本聪对比特币系统的说明,指出了比特币的关键:以加密证明替代信任机制,让交易双方实现直接交易。也就是说,在这个电子支付系统里,不再有一个承载信任的第三方来见证和记录交易的发生,谁来呢?所有人。那货币由谁来发行呢?每个人都可以。这正是比特币得名“去中心化货币”的由来。但实际上,中本聪本人全篇从未提及到任何decentralize相关的词,作为一名严谨的程序员,他将这个系统描述成一个点对点的电子交易系统。至于到底去不去中心,取决于实际应用。

题外话:在现在的媒体和政治语境下,“去中心化”是个非常容易戳到大众G点的词。但凡看到,动辄便上升到各种权力的去中心化,仿佛只要握有去中心化的技术,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平等自由的乌托邦。比特币信徒就曾经大肆利用“去中心化”鼓吹比特币的乌托邦前景,导致比特币价格的蹿升。可是不管技术怎么改变,人始终是人。

导论的最后,中本聪指出了这个系统的大前提:

The system is secure as long as honest nodes collectively control more CPU power than any cooperating group of attacker nodes.

如果进行攻击的节点集团掌握的算力超过了诚实的节点,会发生什么呢?可以先留着这个问题,容后细说。

回到货币本身,如果我们将货币广义上理解为这样一种在整个交易体系中有共识的被量化的价值的象征,承担的主要功能包括1

  • 交易媒介
  • 价值尺度
  • 支付手段

那么比特币是如何承担起电子货币的功能的呢?

  1. 《货币与交换机制》,William Stanley Jevons,1875,他提出的货币功能还包括“价值存储”,但是现今货币已经失去价值存储的功能,暂且不论。 

Mar 26th, 2018

翻译这件小事

加入ThoughtWorks一年半,在前辈们的牵线搭桥之下,非常机缘巧合的参与了两本书的翻译,虽然加起来才10多万字,远远未到能足以谈翻译这件事的地步,但是希望仅从经验上,可以分享出一些真实简单的感受,给到有入坑想法的伙伴们一些参考。

翻译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答案肯定因人而异。就我本人来说,一开始是误打误撞纯粹图个名,然后发现翻译几乎就是比精读更精读的阅读一本书,你需要了解作者提到的各种术语,作者举证时案例背后的事实,有的时候为了一句话,查资料越跑越远像是发现新大陆。在这个过程中,且不论最终翻译的质量如何,一定会对原作的每一句话形成深刻的理解,因为你需要不断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至于花上这么长的时间精读一本书是否值当,那就取决于这本书本身了,所以这里首先建议有尝试意向的人,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内容,这对于克服懒惰这个天敌意义重大。

“有了Google Translate,还需要人工翻译么?”在机器学习技术红起来之后,很多人对翻译这件事情的价值理解就打了个更大的折扣,如果从前人们还相信书籍的翻译出版有信达雅的标准,现在大多数人估计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Google Translate的译文随便调整下,能通畅地表达就行了。其实没错,还真就是这样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Google翻译确实大大拉低了翻译的门槛,这倒不是因为翻译的要求降低了,而是因为机器翻译大大提升了翻译的效率。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对技术敏感度非常高的学科,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 Translate,简称CAT)的技术发展已经超过三十年,翻译实践很早就从纯人工行为转向了人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策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和语料库的不断扩充和完善,机器翻译成为译者倚赖的工具,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发明和改善工具,原本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当然,这里不打算讨论机器翻译是否会完全替代人工翻译这个命题,感兴趣的可以回复交流,写这篇博客的目的还是为了说回翻译这件事情本身。

翻译是什么?

通常我们所讨论的翻译就是将某一语言的言语产物转换到另一语言当中。更广义来说,它还可以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比如转换为手语,以及一种语言中不同变体之间的切换,例如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翻译。但是不论怎么深究,翻译的核心终归是在译文中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如果将人工翻译的过程拆解开,那就是阅读原文,理解原文,输出译文

理解原文

关于翻译的理论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关于翻译实践的技巧也很多,但是这些无一都是聚焦在“输出”这个环节上的。而实际上,对原文的理解才是翻译的源头。这一点有多重要以及有多难,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最有发言权。

我们通常接触的原著作一般是非文学领域的,例如技术书籍或是商业分析等等。这类比较偏标准化文本的著作,出于其本身的写作目的,通常都是为了说清楚某个问题,介绍某种方法,或是表达某个观点,大体都是表意清晰客观,语言规范且较少存在歧义的。在上下文和逻辑的帮衬下,要准确理解原文并不会太难。如果碰上句式结构复杂,拿不准断句和原意的时候,Google Translate 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以英译中来看,谷歌翻译的译文虽然无法直接拿来用,但是不得不承认,机器学习输出的译文对原文的理解准确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且,谷歌翻译对专业术语或是一些惯用表达的译语,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提升效率。

也千万切记,Google Translate的释义并不是完全make sense的,所以一定要不断联系上下文来看整体表达是否切意,对不通之处要寻求各种帮助来弄懂。如果译者自己都没有弄明白作者在说什么,只是语焉不详地照搬原表达,不知何以然,那么能让读者明白的几率就更小了。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下属:「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下属:「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下属:「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下属:「是我不好意思。」

输出译文

准确理解了原文,接下来就是译语的转化了。如果说上一个阶段要求的是对原语言的理解力,那么这一阶段需要的就是目标语言的写作能力了。写作能力越高,对目标语言的掌控力越高,在理解准确的前提下,当然也就可以更为精准地还原原文的意思。是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写作能力这件事儿不是看几本书就能立刻得到提升的,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打磨的技能。

这里推荐一下张凯峰老师的写作工作坊,或者是参与民间各种花样百出的21天不间断写作工作坊(现代灵修的一种),比如这篇博客正是这个工作坊的产物。

直译还是意译?

进行译文创作(如果翻译这件事情真的存在“创”作的话),永恒的问题就来了,到底是选择意译还是直译?

一般来说,比较遵照原文语言结构的译法就是直译,脱离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只翻译意思的译法就是意译。逐字翻译、直译、意译和解释翻译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楚的界限,但是四者的顺序反映出了一个自由度提升的过程。直译好还是意译好,其实并没有一个高下之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翻译风格,直译能保留更多原作的味道和比喻,但是经常被人吐槽“翻译腔”,其实就是表达方式过于西化;而意译就像滤镜,对于目标语言的融合度更高,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也会丢失更多原作的风格,读者离原作也就更远一些。直译和意译的选择并非绝对,对于非文学翻译来说,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的理论非常适合。我们的目的是将原作的知识和信息准确、清晰地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读者(以读者为中心),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那么我们能得到这样的优先级排序:准确、易读/易懂、尽可能还原作者的风格(例如幽默)。如果直译的结构十分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在保证意思准确的情况下,选择意译。

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这里有些简单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特定结构的表达时提供帮助:

1. 不要受困于词性

对词性的敏感(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是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不知不觉束缚住表达的枷锁。因为词性的概念建立在语言的表层结构上,而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恰好差别很大。执着于词性的对应会严重影响意义的表达,例如:

  • It took a long Presidential drive to get them talk again. (在总统不顾路途遥远,驱车前往调停后,双方才恢复了对话。)

这句话的上下文是叙利亚外长和以色列总理访美期间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总统前往调停,译语里改变了long, Presidential, drive, talk等词的词性。为了确保可读性,一定要跳出词性这个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的牢固概念。特别是使用Google Translate辅助时,机器翻译大体还是遵从了词性的对应,译者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2. 拆解句子结构,分合移位

切分、合并、移位是翻译中很常用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将原语言更自然地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对原文进行切分、合并或是调整词组/从句的顺序。

  • My father was not wrong in judging me too young to manage business of importance. (我父亲认定我太年轻,办不了大事。他算是没说错。)

原本很简单的一句话,译成中文后成了两句,但是表达的层次更清晰也更自然。再比如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and counsel 译为“谢谢你的忠告”,因为两个词实际是一个意思,重复只是一种语言手段,翻译可以考虑合并。

如果想要表达更通俗易懂,可以尽量使用短句。短句是否一定就是好,这点尚存争议,也取决于译者风格。句子越短,意味着对原文的拆解越彻底,译者发挥的自由度越高,表达错误的几率也越高,原文的味道也损失更多。但同样的,句子越短,越利于理解和快速阅读。比如通过这一段的表达,效果可见一斑。

3. 被动语态的处理

被动语态是英语的惯用表达,例如 I was told that…中文里虽也有被动结构,比如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翻作“我曾被告知……”,但是实际应用场景中,除非特意强调,例如“他被捕了“,通常并不会有事没事就颠倒主谓宾。我们需要意识到被动结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在技术类书籍中,因为没有特定的主语,所以被动结构成了常规表达方式,翻译时什么时候应该转为主动,什么时候应该沿用被动取决于译者当下的判断,并没有直接的判断标准。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 被动转主动时,汉语中可以不需要主语;
  • 即便使用被动语态,被字有时也是可以省略的,例如“广告随处可见”,就算无法省略,汉语中还有其他助词可以表示被动,例如:受、遭、让、叫,等等,尽量避免“被”字连篇。

4. 增词不增意,删词不减意

增词通常出于两种目的:一是用更多的词解释清楚原意,例如前面提到过的long Presidential drive;二是增加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词,比如“而且”、“所以”、“于是”等等,使表意更通畅。

减词的目的是改善汉语行文,例如 He shakes his head 就没有必要翻译为“他摇着他的头”,“他的”两个字就可以去掉。英文中因为严格的语法结构,导致很多代词、连词和介词都不需要逐词翻译出来,减掉不影响表达的词是保证汉语简洁的常用手段。

所以不论增词还是减词,目的都是使表达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不是对原文的意思进行增减,在保证含义准确的前提下,译者自己可以把控这个度。

5. 校对。

翻译完成后一定要自己校对一遍!这点很重要!很多在翻译时觉得挺正常的表达,在最后校对时会觉得惨不忍睹。校对一般脱离原稿,这时的目的除了修改错别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表达。把自己当作一个陌生的读者,看译文是否达意。

建议

总结来说,对于偏标准化的专业类书籍,翻译没有所谓的门槛(英语四六级),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尝试的学习方式。最大的障碍只有懒惰和不求甚解(其实是一回事)。马上又要到年初大量书籍等待认领的时候了,一些个人建议:

  1.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选择的原著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2. 翻译的效率高低与专注程度正相关,因此翻译的时间尽量不要打得太碎;
  3. 针对专业书籍,最好创建并维护一个术语表,保证译语统一,特别是多人合作的情况下;
  4. 如果原作的格式较多,推荐使用markdown编辑器,Ulysses或者MacDown都不错;
  5. 魔鬼都在细节里,翻译过程中这点尤甚。格式、注释、术语等等细节问题尽量不要积压到最后一起处理,每一次的任务结束都尽量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因为最后校对阶段极大可能不会再逐句对照原文检查。

最后,引用张玳老师在引荐《精益扩张》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时,说过的话:“翻译是比较累的活,经济收入也不成正比,但是能带来名誉,锻炼语言,也可以磨练心志。”希望所有正在这条路上受苦受累的人,最终都能感到收获和乐趣。

Dec 13th, 2017

如何抵御来自环境和内心的犬儒主义倾向

多年前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在广东的一家投资机构做投资助理。结识了同样刚去不久的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因为年长一些,看着也特别像老大哥的样子,我常叫他汪哥。汪哥是个低调踏实的人,总是不慌不忙信步游哉的样子,博览群书却丝毫不显张扬,莫名就很让人信任。

当时工作的地点比较偏僻,除了同事也没其他的朋友,平时的生活很无聊,也没个消遣,因此没事时便天南海北的瞎聊,有一次不知聊啥聊到了犬儒,其实当时的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很模糊片面,却生怕表现出自己的无知,于是装作很懂的样子,大约是很不屑,也语带一些讥诮的嘲讽了这个群体,所以至今仍清楚记得汪哥说的一句话:“你其实就很犬儒。”当时的我作何反应,如今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但这句话却像是一句魔咒,时不时浮现出来,振聋发聩,让人一身冷汗。

经过这几年辗转,越来越认清自己。再审视自己曾经的想法,确实如所言那般,不过犬儒罢了。刚好借21天写作的疗程,便想来聊一聊犬儒,看看我们生活言行的方方面面,到底受犬儒影响多深。看看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否在刻意培育一种个体犬儒主义,在官方犬儒主义体制之下,上演一出“看破不说破”的群体默剧?对我自身来说,这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说不定也是一个意识形态重塑的过程。

犬儒主义

犬儒(cynicism)这个概念并不脱胎于中文,至今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精确中文定义来界定清楚这个概念的范围。彼得·斯洛特迪克将其定义为“一种经过启蒙的看待事物的错误方式”,然后为了阐释这个定义,他不得不写了一本500页的书。1通常来说,我们抽象提炼出一个概念是为了缩短沟通或思考的路径。因此给某些复杂的表象一个简单的概念,便可以高效地将对话放在同一上下文当中。犬儒这个概念所指的正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表象。徐贲在《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中,将犬儒主义分为古代犬儒主义与现代犬儒主义。

二者如今已经大相径庭,所以有必要区分一二。

犬儒的起源被广泛认为是来自于狄奥根尼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怪人。史料并无明确记录,流传较广的故事里,一则是关于他要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他晒太阳的对话,一则是他抛弃一切非必须的外物需求,居于一个木瓮之中;他对当时的雅典城邦最引以为傲的政治秩序和哲学思想嗤之以鼻,在他眼里,话语言辞不过是一种表象游戏,文明是一种虚伪和违背自然的罪恶,人应该回归到完全自然的状态才能真正的自由。他过着一种在众人看来像狗的生活,但却坚持这才是最适合人类的自然活法。这是犬儒这个概念的起源。

这种以狄奥根尼为代表的犬儒主义哲学被称为古代犬儒主义,它以嬉戏为乐,喜好讽刺和嘲笑。强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戏谑的纯真。”2它是一种面向不文明(uncivil)的启蒙,积极的影响在于倡导一种自然顺从本心的生活,帮助人们看穿世俗观念的假相,表现出来的就是愤世嫉俗、讥诮嘲讽,自称不为物役,无欲无求。在这个意义层面上,庄子、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这类特立独行的“隐士”人物都可以算作具有古代犬儒主义的特征。

然而这种极端的犬儒思想的发展并不持久,到了后狄奥根尼时代,犬儒主义哲学有了许多曲折的变化,对权力有批判的,有忍耐的,也有为之辩护的。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犬儒就已经变成了一种对现状逆来顺受的教条。3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犬儒的现代定义基本成型,跟最初的古代犬儒主义概念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如果说古代的犬儒主义还有着其所依赖的信念和道德标准,因为清醒而特别较真,愤世嫉俗的话,现代语境下的犬儒主义则彻底失去了道德与良心的依托,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和无为主义的漩涡。“现代犬儒主义秉持着一种世界不可能变得更好的彻底悲观主义,因此乐于奉行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何必认真、难得糊涂,甚至浑水摸鱼的生活态度。”4现代犬儒主义的常见表象有:习惯性怀疑,只相信人类行为受自私动机驱使,消除真实与虚假的界限,认为一切价值都是虚无的。与古代犬儒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犬儒不只是看穿道德面目背后的虚伪、自私、贪婪和欺骗,更多包含的一层所指是进而利用这种看穿,戴上同样的假面加入其中,转身成为面具背后同样虚伪、自私、贪婪和欺骗的人。

现代犬儒文化的产生

彼得·斯洛特迪克在《犬儒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一种与政治、社会体制密不可分的表象系统和观念集合。所以要谈现代犬儒主义,就不能脱离政治语境。不存在一种脱离政治制度的,放之四海皆存在的犬儒文化,“犬儒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它甚至就是一种政治文化,越是在高度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社会里,越是如此。”5

意识形态与现实世界的不协调,常常会滋生出犬儒主义。 当前中国的犬儒文化盛行,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人们真实的意识形态与现实世界的不一致的结果。全球化的进程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平等自由民主和人的尊严意识广泛地深入人心,这种在普世范围内,一经体悟就会被人类社会接受并承认,并且难以再倒回的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年轻人,这也是70、80后跟父辈之间最深的隔阂所在。而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毋需多言,最近的多起公共事件都可以算作是真实的注解。那么这种意识形态与现实的不一致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当人们真实的意识形态,与现实世界产生剧烈冲突的时候,会失望,也会想要改变,而当改变的举措落到现实,却发现结局永远都是失望的时候,现代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滋生并扩散了。

这种犬儒心态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常常看到的有嘲讽,例如自称“赵国”,以低端人口自居等等,这是一种发泄式的扭曲的反抗,折射出对官方话语伪善的不信任和蔑视;有些也表现为冷漠,例如“拒谈国事”,认为政治与己无关,不管是怎样的现实,只要不影响到我的生活,通通可以忽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还有一些表现为“难得糊涂”的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态度,反正不作死就不会死,我知道我们都在滑向深渊,但是既然没有办法,还不如随遇而安吧,人艰不拆。

是不是觉得这些表象很常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都是这样在生活,雾霾太大,默默戴上口罩就好了;猥亵儿童,我们就提升儿童性教育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地沟油,反正吃了也不会死;我们的生活智慧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一级级提升,渐渐习惯了不去问“问题”为何产生,而是如何解决这些生活中的“不便”,毕竟,其它的多想也无益。

对理想的尝试屡试屡败,这么多承诺不过是空洞的口惠,不论怎么提出解决方案,都不会有响应,为什么还要努力呢?这个世界也就这样了,然后“幡然醒悟”过来……

当我们以为现实的铁壁铜墙是不可能改变分毫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放弃希望,当希望不断地幻灭,我们会根据经验产生一种习惯性的否定,并且自以为是一种看穿。看穿人性的自私自利(一切不过都是以利益作为出发点);看穿一切制度都不可能公正(永远是为某些人的私利服务);看穿一切价值的虚伪和矫饰(无非是被某些人利用来掩盖他们的私利),这种“看穿”本身并不是问题,相反它提供了一个视角和一个洞察问题表象的方式,真正的问题在于摒弃了思考,习惯性这样认为,“它在任何一种高尚、崇高、理想的表象下面都急于洞察贪婪、权欲、私利、伪善和欺骗,在任何一种公共理性、社会理念、道德价值背后都能发现骗局、危险和阴谋”。6

当环境弥漫这样一种犬儒文化的时候,会发现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公共说理变得艰难。因为它是一种不假思索的消解,但是却不创造任何价值,好比一个价值黑洞。坦诚来讲,我自己也受到这种犬儒式的消解影响颇深。倒不是说自己是个犬儒主义者,毕竟要称得上某个主义者,至少得是个清醒的拥护和践行者。真正的犬儒主义者,不论是以古代还是现代的定义,其实都非常稀少,这类人有着清醒的认知,完备自洽的思维体系。大部分人群,大约是跟我一样,受到犬儒文化的影响,因此处于某种游移于相信和怀疑之间的徘徊状态,既无法放弃希望,又不能行之有效地改变;因为真实追寻的价值无法被认可,甚至被主流价值(这里的主流是指政治体制内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所否定,于是不得不主动消解主流价值的影响,进而陷入到消解一切的漩涡:对主流价值是主动地消解,对原本追寻的价值因为得不到希望的结果,也产生了怀疑,在现实的压力下对其被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主动)消解,这种困顿的产生非常尴尬,是一种被现实逼于无奈的鸵鸟心态。和菜头在《犬儒是件挺严肃的事情》文中将这种鸵鸟区别于真正的犬儒,其实差别就在于鸵鸟人群是受犬儒文化影响而表现出犬儒行为的非犬儒主义者。

当说到这种犬儒心态和通常不甚自知的犬儒行为时,我试图尽量仅从自身个体的想法和行为出发进行叙述,但是坦率来说,我也相信自身的犬儒性存在某种普遍性,对此不论是进行批判还是辩护都可能引起其他个体的不适,在此先做出说明,本文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层面的引导倾向,仅仅是自我剖析的一个过程和梳理,理解成自我洗脑也未为不可。

即使你没有任何作伪的动机,想要十分准确地说出真相也十分困难…… ——乔治·艾略特

(未完待续)

Dec 4th, 2017

那不勒斯四部曲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

离开的最终会回来

image

作为一部长篇叙事的外文小说,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和感同身受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费兰特轻易就做到了。闭塞、愚昧、肮脏的那不勒斯,跟中国无数小镇一样,是我们这代人成长并逃离的地方,终其一生都在试图摆脱环境在身上烙下的伤痕。

五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刚好是战败后百废待兴的时期,大多数意大利人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贫穷和愚昧伴生。对两个生长在这个环境当中的女孩而言,她们所认识到的全部世界便是那不勒斯这个充斥着暴力与混乱的城区,即使是小孩子的世界里,看不到童真和欢乐,只有敏感的早熟和小孩子对权利格局的本能反抗。

因为第一人称的视角,莱娜的心理活动使得这个角色真实到让人毫无准备,而天才的莉拉在莱娜的描述下:聪敏、美丽、充满野性和破坏力、对世界的复杂表现出惊人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强大到甚至有种不真实感。或许正是因为永远无法看清他人的真实,所以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便常常折射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吧。

女性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在她们前半生互相帮助却又互相较劲的生活和对话中流露出来,莱娜对莉拉的爱、嫉妒和恨透过各种小的细节交织在了一起。对那不勒斯的生活,莉拉从没认过输,在任何困境之下,莉拉最后的破局永远让人心动不已;而莱娜在苦苦挣脱那不勒斯的一切,摆脱常年笼罩的莉拉阴影之后,却发现这种挣扎和裂痕是她创作和生命力的来源。

步入中年之后的二人,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却不约而同地都走在人生的边缘。莉拉利用起了她最痛恨的仇人,而莱娜用尽全力摆脱了那不勒斯,抛弃了莉拉的想法和看法,冲到了人生的边缘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感受到了这种真实和自由带来的“颤动”,至此,莱娜终于可以用一种清醒的视角来看她和莉拉各自的人生。

第四部虽然还未出版,但可以猜想得到莱娜最终会回到那不勒斯,在与破碎的记忆和解之后,在看到莉拉一直以来对环境伤害的超越之后,在认清自己的逃避之后,那不勒斯终归会成为她不断战胜自己的最后的战场。

Nov 27th, 2017